学院新闻
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公告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(通讯员 朱奖乐 姜舒媚)为引导同学们砥砺强国之志,担当时代重任,引导同学们深化对数学在信息领域应用的认知,提升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数统院通过统筹谋划、组织协调、调研分析等方式,围绕“红色筑梦 信息报国”等主题,组建十余支实践队,百余名本硕学生奔赴西安、深圳、广州等地开展实践活动,探寻数学在信号处理、大数据分析、算法优化等领域的实践应用。通过实地参观、座谈交流、校友访谈等形式,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,为学院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。

走进产业一线,感知数智力量

为引导学子在产业实景中触摸技术前沿、强化“数学赋能产业”的专业认同,从行业龙头的技术突破中厚植“信息强国”的使命担当,学院专项实践队前往深圳、广州开展活动,由学院党委书记杨生海带队,教授、副教授协同指导,本科生、研究生共同参与,走进中兴通讯、OPPO、迈瑞医疗、腾讯等行业标杆企业,在“参观—交流—感悟”的闭环中,建立专业知识与产业实践的关联。

中兴负责人围绕校园招聘、校友发展、校企合作交流,介绍“算法工程师”“软件工程师”等岗位能力要求。2018级校友分享求职与职场心得,解答了就业相关问题;校企双方就合作及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探讨,形成“既要深耕课本公式,也要关注产业问题”的共识。实践队在OPPO东莞基地感受现代制造业的高效,结合专业知识思考技术逻辑,与技术人员交流“智能化生产与数据应用”相关问题,座谈会上,2014级院友为实践队师生分享职业成长经历,鼓励同学们兼顾专业知识与用户需求、市场动态,培养跨领域思维。迈瑞医疗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为实践队介绍了“人才成长全周期”,针对“数学专业学生适配岗位”,表示医疗数据建模、设备参数优化等岗位需要相关人才。实践队深入走访腾讯,了解数据技术在腾讯会议、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应用,2012级院友也分享了自己的求职和工作经历,鼓励同学们建立专业自信,多探索多学习。

聚焦学科育人,探索协同路径

为引导学子以学术视角借鉴育人经验,在校际交流中拓宽教育认知、深化“学科交叉融合”的发展思考,实践队走进深圳大学、西电广州研究院,通过校际对话、科研交流,探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向。

在深圳大学数学科学学院,双方就各自学院基本情况进行简要汇报,并在随后的交流环节,双方围绕“拔尖人才培养、师资队伍建设、学生就业服务”三大核心议题进行深入探讨。在西电广州研究院,实践队参观了广研院的学习生活环境,通过实物展品与影像资料,了解广研院从“筹建”到“落成”的历程,深刻体会“扎根大湾区、服务国家战略”的建设初心,了解了广研院“产学研用”的协同模式,随后双方在教育教学、学科建设、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。

凝练实践成果,助力人才培养

为深入掌握学院毕业生的毕业去向,精准探寻契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优化路径,从而反哺学院课程设置与人才培育工作,实践队以深圳、广州两地走访的中兴通讯、OPPO、迈瑞医疗、腾讯共4家行业标杆企业为调研样本,结合行业发展实际,精心设计访谈问题,面向已毕业院友开展专业发展的访谈。此次调研开展深度访谈10人,覆盖通信、消费电子、医疗、互联网等多个领域,涵盖不同毕业年限、不同岗位的院友,其中包括在上述4家企业任职的4名校友,重点收集了企业对数学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、岗位适配标准等关键信息,在此基础上形成约1.5万字的访谈录,系统梳理了院友职业发展经历、行业前沿动态及对学院人才培养的建议。

实践队员结合访谈录内容、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大数据、学科培养方案以及实践过程中的观察感悟,完成了一份2万字的调研报告。报告从“互联网行业人才发展现状与挑战”“互联网行业岗位需求深度解析”“数学学科培养现状”“就业情况统计分析”“企业调研案例”“产教融合视角下数学人才的培养机制与政策建议”等方面开展系统性分析,扎实做好实践活动总结,力求让社会实践成果落地生根,在实践与总结的双向互动中洞察学科发展趋势,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提供了量化依据和实践支撑。

除此之外,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,涵盖数字支教、乡村振兴、爱国主义教育、社会服务及研学交流等多个领域。“大国边疆 数字支教”名著导读六组组建乡村振兴促进团,7月培训备课后,于8月开展云端支教,助力教育均衡与乡村振兴;郸城返乡队依托参与家乡政务工作,搭建高校与基层的连接桥梁。爱国主义教育方面,“初心”实践队赴西安烈士陵园缅怀先烈,“星火微光”团队走进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,传承红色基因,厚植爱国情怀。社会服务领域,“深藏blue”团队为“钱城杯”篮球赛事活动提供全周期支持,保障赛事顺利开展。此外,2025数统短期港大访学队伍聚焦数学与金融交叉领域,依托港大学术资源开展研学,助力学生成长。

数统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在躬身实践中认识社会、增长见识,在学思践悟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。学院将持续结合学科专业特色,着力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,厚植爱国情怀、锤炼高尚品德、矢志实学实干,以实际行动诠释时代使命和青年担当,让青春在实干中绽放绚丽之花。

上一篇:与“新”同行,共“数”未来——学院迎接2025级本科新生入学

下一篇:学院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12项资助

关闭

Baidu
sogou